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热门资讯>富资讯>正文

富资讯

黎明已至,港股如何布局?

2022-12-16


01

11月以来恒生指数上涨超32%,收复今年以来一半以上的跌幅。三重利好因素推动了本轮港股反弹行情:国内稳增长加码、疫情防控政策优化、海外加息有望放缓。但即使近期反弹强劲,拉长时间来看,今年港股在全球重要市场指数中仍表现落后。当前卖空成交比例从历史高点大幅回落,表明市场情绪已回暖。



/


02


政策刺激持续,风险偏好进一步回暖。 疫情以来的供需修复失衡,保供政策下供给端修复较好,但需求端由于消费场景受限和消费信心不足而修复缓慢。二十大继续强调“房住不炒”,全球衰退风险下外需偏弱,增长重任落在内需。未来稳经济政策仍将持续发力,预期政策利好为反弹行情一阶段的核心驱动力,前期悲观预期修复,风险偏好升温。





03


加息放缓打开美债下行空间,流动性反转带动估值修复。 本轮美联储的激进加息是压在港股分母端的一座大山,但这一压力有望在明年解除。首先,美国通胀已确认见顶,且更多领域出现了放缓迹象。其次,美联储表示将放缓加息步伐。随着加息终点越来越近,以及更多的衰退预期计入,十年美债收益率快速回落。海外流动性反转有望带来港股估值修复,而短期美债利率震荡回升,也提供了港股配置的窗口期。





04


盈利预期兑现进入正向循环,港股业绩有望筑底。 长期来看,港股上涨核心驱动力来自盈利。2023年,国内经济基本面有望迎来修复,港股企业盈利兑现将进一步带动盈利预期上修,形成正向循环。港股第三阶段行情,核心驱动力将逐步从估值驱动转向业绩驱动。




05


在海外利率拐点、国内政策支持、经济修复的预期下,港股市场或面临价值重估。看好三条主线:1、稳增长政策加码,针对地产和医疗基建的再加杠杆,或带动金融地产、医疗器械的修复;2、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带动消费重启、估值修复、以及防疫新常态下的免税、餐饮、医疗服务等机会;3、海外流动性反转,国内监管政策缓和,带来科技互联网价值的重估。





06


主线一:“稳增长”政策加码。 2022年1-10月,房屋新开工、竣工、销售面积的同比增速分别为-37.8%、-18.7%、-22.3%,仍深陷谷底。往后看,随着收入信心改善、保交楼稳步推进,地产行业也将走出泥潭,迎来基本面改善,地产板块及地产链或迎来困境反转下的估值与盈利修复。





07


主线二:疫情防控政策优化。 疫情压力下,需求疲软叠加成本上涨,去年下半年开始港股食品饮料收入增速不及成本增速,消费行业盈利下滑。11月以来疫情防控政策不断优化,线下消费场景逐渐打开。但当前疫情扩散初期居民消费仍偏谨慎,后续随着更多刺激政策出台,消费信心和意愿有望好转,消费复苏只是时间问题。





08


主线三:海外流动性敏感品种,受益海外流动性反转。 此前受海外流动性收紧影响,港股科技互联网、新能源汽车、创新药等板块外资流出相对较多。未来随着海外通胀回落且衰退预期升温,海外宽松预期或将带动外资回流,而外资占比较高且前期流出幅度较大的板块有望受益。





对于港股投资你心动了吗?


富二贴心准备了港股基金种草清单,请收下~



了解更多


投资有风险,基金投资需谨慎。

在投资前请投资者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基金净值可能低于初始面值,有可能出现亏损.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一定盈利, 也不保证最低收益.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未来业绩表现。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

相关文章:

关注这个微信号

0人阅读
0